设施联通为世界经济贡献强劲动能

小编:批发市场柠檬被人疯抢发布日期:2023-10-19浏览量:513
核心提示: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八项行动之一是构建“一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八项行动之一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在肯尼亚,蒙内铁路联通肯尼亚内陆和沿海,带动沿线经济增长;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畅通中国与中东欧之间贸易往来,成为地中海航运的主力军;在马尔代夫,跨越嘎杜海峡的中马友谊大桥让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完成陆路上的连接……十年来,“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种子结出了累累硕果。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加快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美国战略思想家帕拉格·康纳曾经提出全球互联、深度互联的‘超级版图’概念。”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最突出的发展成果就是构建起内外联通、双向循环的新经济地理版图。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的西部地区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区域互联互通的新桥头堡。未来,重庆、成都、昆明等西部都市有潜力成为新版图中的“超级节点”。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专家代表、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中国是以互利、务实合作达到共赢发展。中国推出相关倡议的初心都是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技术优势,支持、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而有效分享全球经济的发展红利。

具体来看,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共建国家港口航运合作不断深化,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丝路海运”网络持续拓展,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300多家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港口企业、智库等加入“丝路海运”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持续业务化运行,范围覆盖共建国家100多个城市。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亦成效显著。共建国家间航空航线网络加快拓展,空中联通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已与104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57个共建国家实现空中直航,跨境运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持续拓展。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连云港-霍尔果斯新亚欧陆海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稳步发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86条时速120公里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连接各国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它通过陆路运输、高速铁路、互联网和清洁电力将各国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是互惠互利的。当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连接在一起时,这个地方就会繁荣起来。”

以中老铁路为例,从2021年12月开通以来,中老铁路客货运输提质增量,到9月初累计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这条当地民众心中的“黄金大通道”正在为老挝乃至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经贸合作方面,我国25个省份开通了中老铁路的国际货运列车,运输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大幅增加了中老两国经贸往来,强化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在互联互通方面,中老铁路使老挝真正成为“陆联国”,使更多产品能够在中国、东盟各国以及欧洲各国之间方便快捷运输。在民生福祉方面,中老铁路开行以来累计招聘老挝员工3500多人,在物流、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间接为老挝增加10万余个就业岗位。

翟崑说,设施联通与“五通”中的其他“四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关系。设施联通的稳步推进,有利于五通形成合力,为区域发展和世界经济贡献更强劲的动能。

“作为惠己及人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最大的正外部性就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翟崑表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中国的伙伴关系网络注入了新内容,为推动构建区域层面和全球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亚洲方向,中国与周边国家充分发挥设施联通的基础性作用,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区域经济合作协定为平台,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成功建立起规模性、开放性、多层次、软硬结合的互联互通网络。同时,设施联通也为国家间经贸合作内容的推陈出新创造条件。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就使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8%,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在翟崑看来,共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新机遇来自内外两方面:观照自身,“一带一路”倡议从酝酿到实践,持续优化迭代,经过十年修炼厚植内力和定力,为新历史时期守正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以5G网络、清洁能源、卫星定位服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成为未来设施联通的新增长点。这将有力推动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合作向数字化、绿色化、普惠化的方向转型。放眼世界,当下国际社会正迎来基础设施建设倡议的井喷期,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都相继提出各具特色的基建倡议,例如美国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协议”、欧洲的“全球门户计划”、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东盟的“互联互通规划总体规划2025”等。

“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中国应该抓住新机遇,推动互联互通成为国际合作的包容性场域,更好造福全人类。”翟崑说。


文章链接:https://www.480520.com/news/show/50917/
文章来源:中美贸易战    
 
标签: 贸易软件
 
更多>同类资讯